精致的利己主义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3)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代古典经济学常常将这种利人性数量化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 下面本文将就几个典型的精致利己问题分析自愿主义和自由市场的解决

现代古典经济学常常将这种利人性数量化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 下面本文将就几个典型的精致利己问题分析自愿主义和自由市场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论调:A一进大学就考证、参加比赛,到处去参加招聘会和HR混脸熟,A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分析:自由市场中劳动力的定价一定是基于其给公司创造的价值,而公司获得价值的唯一途径是给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创造价值。设想公司需要A这个“组件”来实现公司的某种功能,而这种功能将服务众多消费者从而给公司创造价值,A采取一切行动变成这个“组件”实际是在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服务消费者的目标,A越精致利己,消费者就越能精准获得良好的服务。因此,在自由市场中,A欲利己必先利人,若不利人不能利己,对A的批评就只是出于嫉妒,从而失去了正当性。

论文问题。典型论调:B请求某导师帮助他撰写论文,但最后B却拿着导师帮助他写的论文去找工作了,B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分析:这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第一,自由市场中,如果导师不愿意帮助要找工作的同学写论文,可以签署协议,一定时间内,如果B拿着论文去找工作,B付一笔钱给导师;第二,B为什么必须要找科研导师,因为他找不到其它能够帮助他更好找工作的人,自由市场中,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除了专业的科研导师,一定会出现专业的创业导师、就业导师(不是公立大学提供),以低价优质的服务帮助B找工作,而无须占用科研导师的宝贵资源;第三,为什么用人单位认科研论文,因为它认不出有实力的者,在自由市场下,一定会有专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商帮助用人单位以更全面的指标、更低的成本甄别者,而无须以论文这个和工作能力关联度并不高的指标来筛选人才。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问题是缺乏自由市场。

总之,自由市场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组织形态,是一个最大限度减少供求不均和“头破血流”现象的体制,所有的交易都是互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将无法在损人的基础上利己。 6. 结论 本文首先廓清了利己与利人的关系,指出利己未必损人,并且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利己是无法改变的人之本性。通过分析对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批评声音,指出批评“精致”和“利己”两方面的声音多是出于嫉妒和埋怨的感情,缺乏理性基础,对精致利己主义者唯一正当的批评是“利己必损人”这一现象。本文最后提出“利己必先利人”的理想状态,而要逼近这一状态就要基于自愿主义实行自由市场,尽管本文没有对自由市场如何发挥作用的完整论证,但管中窥豹,相应的分析方法仍能用于其它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L.V. Mises Human Action 1949 张维迎 市场的逻辑 2010

社会主义研究参考文献自动生成精致的利己主义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世界无产阶级出现时间?

世界无产阶级是和资产阶级相对的概念。狭义的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时,就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整个社会日益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广义上世界无产阶级出现是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虽然斗争都失败了,但它表明欧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在《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

《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无产阶级真正出现了。国际歌中的“英雄纳特塞尔”就是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意思。

17世纪历史参考文献?

17世纪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加剧了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冲击,法国的霸权顺理成章的走向衰落,同时也给予我们启示,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更具有进步意义,它所代表的广大的利益也更适合国家的发展。而大国霸权政策作为国际关系中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终将被历史所遗弃。

参考文献:

1、《单命的西班牙》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法国史纲》

4、《法国史》

5、《法国通史》

6、《外交史》

7、《法国史》

8、《路易十四时代》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网址: http://www.shzyyjzz.cn/zonghexinwen/2022/1206/1154.html



上一篇:加快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强化经济
下一篇:社会主义研究电子商务参考文献(社会化电子商

社会主义研究投稿 |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社会主义研究版面费 | 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发表 | 社会主义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