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因明绝学抢救性研究的意义(3)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明论式按宗、因和喻次序排列,是为达到论证目的。在辩论中阐明己方论点,克服论敌主张(悟他),“开宗明义”举出己方论点,列举论据论证。三段论

因明论式按宗、因和喻次序排列,是为达到论证目的。在辩论中阐明己方论点,克服论敌主张(悟他),“开宗明义”举出己方论点,列举论据论证。三段论服务于科学认识的目的(自悟),从既定前提出发,按演绎推理的形式规则,引出己方结论。推论宗旨目的与动机不同,决定结构序列殊异。末木刚博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规则,解释因明原理“因三相”。

第一相“遍是宗法性”,是“因”的原理。“因”,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中项,用M代表。宗主项(玄奘称“有法”),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小项,用S代表。“遍是宗法性”,指因(中项M)必须构成所有宗主项(小项S)的谓项(玄奘称“法”)。用现代逻辑语言说,对于所有的个体x来说,如果这个个体x是S,则这个个体x是M。S真包含于M。S的外延,完全包括于M的外延。M的外延大于S的外延。因明举例:“所有语声都是人工制造的。”(声是所作)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的原理,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是同喻体的原理,从正面规定因(中项M)与宗谓项(玄奘称“法”,大项P)的关系。梵文原意:“(因)在同品中存在。”指因(中项M)在宗谓项(大项P)中存在。用西方逻辑用语表达,即所有M是P,M包含于P,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大前提。因明举例:“所有人工制造的都是非永恒的。”(声是无常)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第三相“异品遍无性”,是异喻体的原理,相当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大前提的完全换质位。从反面规定因(中项M)与宗谓项(大项P)的关系,是第二相的否定表达式,逻辑上等值于第二相。梵文原意:“(因)在异品中完全不存在。”因明举例:“所有永恒的都是非人工制造的。”(如虚空)用西方逻辑语言表达,即非P是非M。非P属于非M。M的外延与非P的外延不重合。第三相实质上已为第二相所逻辑地包含。因明之所以单列第三相,是为了从反面进一步检验论证的论据,检验推理的大前提是否正确,防止出现谬误。

周礼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逻辑”条撰释文,以西方逻辑语言为元逻辑工具,把玄奘译印度逻辑规则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诠释为小词所表示的事物,都具有中词所表示的性质;具有中词所表示的性质的事物,一定具有大词所表示的性质;不具有大词所表示的性质的所有事物,都不具有中词所表示的性质。因三相是用元语言表达的推理规则,标志了因明脱离思维具体内容,进入严格意义的形式逻辑,与末木刚博研究的结论,异曲同工。 因明三支、因三相与三段论比较,见表2。

《墨子·大取》概括推论原理:“三物必具,然后足以生。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结合墨辩举例解释。“辞”,论题。如《经下》第145条所说:“所有合理欲望的满足,都是不会伤生损寿的”(“欲有不能伤也”),相当于因明三支式的“宗”,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结论。“故”,论据。如:“所有合理欲望的满足,都是有节制的。”(“说在宜”)相当于因明三支式的“因”,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小前提。“理”,道理。如:“所有有节制的,都是不会伤生损寿的。”相当于因明三支式的同喻体,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大前提。类,论题主项的同类事例:“如适量喝酒。有节制,不会伤生损寿。”(“若酒之于人也”)相当于因明三支式的同喻依。异喻体,同喻体的完全换质位。“所有会伤生损寿的,都是无节制的。”墨辩列举的反面事例,是“如贪吃。会伤生损寿,无节制。”(“尝多栗”)相当于因明三支式中的异喻依。墨辩三物论式、因明三支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比较,见表3。

《大取》称立辞“故、理、类”三范畴,为“语经”,即言语常经:推论基本规律。墨辩三物论式的结构,与因明三支式、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本质相通,标志全人类思维形式的结构与规律,本质一致。

印度逻辑,输入中国,玄奘窥基,译介诠释,贡献卓著。藏传因明,代有传人,屡有建树。明清以降,西方逻辑引进,成为中华民族科学知识的基础,融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世界不同逻辑传统比较研究,助推世界三大逻辑传统在中国交汇融合,共筑人类思维科学多元统一、色彩瑰丽的大厦,极具非同寻常的理论意涵与实践效能。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网址: http://www.shzyyjzz.cn/zonghexinwen/2021/0626/713.html



上一篇:澳门学者研究中共与葡共百年经验
下一篇:山东大学发布党建学科“五个一”学术研究工程

社会主义研究投稿 |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社会主义研究版面费 | 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发表 | 社会主义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