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前苏联工业设计对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启发(2)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比西方的设计,苏联工业设计中最鲜明的特点是加入了强烈的政治引导以及浓郁的理想主义追求。工业化象征主义不仅仅强调了未来主义的一种诉求,更

对比西方的设计,苏联工业设计中最鲜明的特点是加入了强烈的政治引导以及浓郁的理想主义追求。工业化象征主义不仅仅强调了未来主义的一种诉求,更多地来源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贯穿着的对国家建设的崇高热情。苏联从上到下坚持强烈的国家信仰、民族自信,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社会主义的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体现。我们可以在苏联早期的宣传画中看到强烈的抒情标志,例如高耸的烟囱、庞大的工厂等等;苏联的建筑中可以看到赫然入目的标志,例如突出的红五星、十分大的锤子镰刀。当政治正确和未来主义式的情怀碰撞时,出人意料地塑造了苏联独一无二的设计。

苏联的产品都带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和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另辟蹊径的效果,在西方国家的激烈角逐中赢得一席之地。其中军工产品的研发设计更直接鲜明地体现冷战格局美苏对抗国际背景下实用主义的设计思想。从t-34到t-80系列坦克设计,不断加大武器力量,结构添加多余设置,力求简单可靠,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炮口大成为苏联坦克设计突出特征享誉世界。对应地,苏联的汽车设计就鲜明地承袭了苏联的坦克设计。事实上苏联很多著名的坦克工厂就是平时的汽车厂或者拖拉机厂(例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以1968年的中级轿车volga24为例,将上一代21的美式造型元素全新整型演化,呈现高超设计水准,与坦克一样力求结构简单,匀称的比例、俊秀简约的外形摒弃当时充斥的美式肥硕与夸张[6]。

综上所述,概念先行、政治引导、实用主义,是苏联工业设计的鲜明特点。

作为第一个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苏联通过国家权力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苏联的经济完全纳入了国家的监管中[7]。苏联的研究机构几乎集中在国家手中,包括苏联的大学,苏联每年提供的科研成果占世界的1/3[8]。由此可见国家引导的巨大力量,苏联的成就与这种社会主义制度下高度集中的优势密不可分。国家引导是实施赶超战略的苏联模式。再在设计中加入国家的宣传,强化制度优势的宣传,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

3 我国受前苏联工业设计的影响以及我国目前发展工业设计的迫切性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援华156个项目全部是重型大规模的重工业工程,实际上由于新中国几乎为零的重工业基础,每个大型工程下还下属相当多的配套工程,以辽宁的24个工程为例,下属还有730个配套项目。毫无疑问这对我国的工业设计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早期乃至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实行计划经济,这让中国的工业与苏联极其相似。同样我国也是更加重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两弹一星自然与这一切分不开。在早期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工业设计基本集中在平面设计和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上。这段时间里,我国处在复杂的环境下,产品供不应求,因此社会上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很模糊,要求几乎没有。但是,我国并非没有工业设计,而是处在一个萌芽阶段。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客观上会对工业设计有一定需求,学习苏联的设计模式,创办了工业美术类校系,包豪斯思想从民国开始对社会也有一定影响[9]。建国初期,苏联工业设计特点的影子也在我国出现,例如有解放牌CA10、红旗轿车,这些都是重工业部门的工业设计代表,里面也都含有实用主义的影子。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制造业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技术设备的升级提升改造以适应产品品质提升需求[10]。至此,我国的工业设计中类似于前苏联的浪漫充满理想色彩的设计风格也开始出现,类似于苏联政治引导下的工业化象征主义也开始出现。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集体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也开始逐步兴起,湖南大学各个高校陆续开办工业设计专业。随着外资引进,西方现代的工业设计理念逐步引入。而苏联的衰败,让苏联模式的工业设计也悄然退出了中国。

在工业4.0的阶段,我国希望弯道超车,不仅仅是“互联网+战略”的实行,工业设计同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站在一个工业设计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不妨利用一些自己的优势来实行赶超。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将是我国的巨大优势。社会主义国家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优势,相应工业领域的工业设计自然而然会蓬勃发展,再配合积极的转产措施,让民用产品的工业设计在重工业强力的扶持下也快速发展。我国相似的经济环境里,以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赶超方法。随着目前国内老龄化的日益紧张,人口红利为经济的贡献将日渐式微,因此,工业设计这样的高附加值手段技术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在概念先行方面,我国出色的教育下,大批人才基础同样可以加快概念的发展,而如今强大的生产力很好地弥补了苏联当时的缺陷。在政治引导的督促下,我国也很快地形成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不作为西方工业设计产品的附庸,形成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品牌,获得真正的商业技术产权,从而占据贸易的主动权。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网址: http://www.shzyyjzz.cn/qikandaodu/2021/0515/682.html



上一篇:我与祖国同岁新中国成立周年有感
下一篇:软佛器藏传佛教中的茶叶与文化

社会主义研究投稿 |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社会主义研究版面费 | 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发表 | 社会主义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