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新中国年中篇小说中的国家形象(6)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21 世纪初的中篇小说中,这种个性化写作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关注个人,而且在关注现实、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展

在21 世纪初的中篇小说中,这种个性化写作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关注个人,而且在关注现实、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展开了对人性深度的挖掘,这也是当代新世纪小说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其为“整体意义上的悲悯情怀”。新世纪的小说家们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在取材上也别出新意,在思想上也别出新境,在把握文学性内核上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如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蒋韵《行走的年代》、马晓丽《云端》、方方《琴断口》、裘山山《花香催人老》、鲁敏《逝者的恩泽》、乔叶《旦角》、格非《隐身衣》、老藤《青山在》、徐则臣《逆时针》、石一枫《地球之眼》、孙频《鱼吻》、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王十月《不断说话》等作品。

作品中的国家形象有很大一部分要素是关于形象的呈现,这就涉及一个关于想象与现实相统一的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某种想象,这也是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特殊性,文学是具有丰富想象性色彩的艺术形式,而它的本质也在于此,文学中呈现的国家形象具有想象的色彩与质地,换一种说法,“国家形象体现或满足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不同文化想象。”[4]正是文学和国家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国家形象才得以以各种面貌出现。

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中的中篇小说虽没有长篇小说成就高,但由于刊情因素和读者因素,却是最为繁盛的一个文类,涌现了大量兼顾艺术探索和叙事传统的佳作,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新中国壮丽的70年历程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繁盛的经验、广阔的题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分化裂变、社会形态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奔腾不息,为包括中篇小说在内的各类文学创作提供着基础性动力,作家希望在作品中全景展示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时体现出自己的批判立场、情感温度,而最能抵达这一愿景、符合这一标准的文学样式,显然非中篇小说莫属。中篇小说整体上实现了对社会现实、时代风云的多视角无缝呈现,对活跃在人们视野中的各种公共话题都进行了广泛关注,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之现实际遇和精神空间都在作品中得到全面展示。万万千千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中国故事是中国人的生活、命运,是中国人的性格、心象,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精神密码,或直接或间接地映现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和谐文明、开放包容、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

相信中篇小说会在新时代语境下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现实,叙写当下,萃取出真正凝聚时代本质的中国故事,使国家形象在新时代迸发新的光辉。

[1]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史》史料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王一川.中国人想象之中国——20 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东方丛刊,1997(1,2):7-29.

[3]陈南先.回望与前行——中国当代文学学术专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玉勤.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J].江海学刊,2013(4):179-185.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网址: http://www.shzyyjzz.cn/qikandaodu/2021/0508/669.html



上一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建构当代出版文化
下一篇:共筑中国梦

社会主义研究投稿 |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社会主义研究版面费 | 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发表 | 社会主义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